宋城

灵隐行脚


每年一度的浴佛节当日,也是灵隐寺等百僧托钵仪式,故名‘灵隐寺托钵节’。此节对于全世界佛教来说意义重大,为此特别制作拍摄了浴佛节灵隐行脚特辑,其音画唯美精致,堪舆大片媲美。

浴佛节,又称佛诞日、佛诞节等,为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

史书记载释迦牟尼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西元前年),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传说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佛教徒常以浴佛等方式纪念佛祖诞辰。

浴佛可成就之十五种殊盛功德

一者、常有惭愧。

二者、发净信心。

三者、其心质直。

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入无漏慧。

六者、常见诸佛。

七者、恒持正法。

八者、能如说行。

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

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

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

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托钵指出家者持钵巡访各城市、村落等处,领受施舍之食。又称乞食、行乞、分卫、团堕(团饭堕于钵中之意)、持钵、捧钵、添钵。

在印度,原始佛教以前的婆罗门教及其他教团已有此行仪,而佛教沿袭当时风俗,亦以托钵方式取得食物。

托钵意义

1.佛陀贵为王子,出家修道解脱,用托钵乞食得到食物等生命的必需品。这是世人值得景仰,出家人必须学习实践的。

托钵

2.佛陀教导佛弟子修习正命,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生活必需品,出家人的方法就是托钵行乞。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光明地接受信众布施,清净安心。不可以装神弄鬼、符咒妖术等邪命方法骗取信众布施,也不可以从事生产或买卖事业来赚取物品。

3.佛陀教导出家人托钵行乞,少欲知足、专心修行。出家舍离世俗的家业、生产事业,经济的贩卖贸易,少事少烦扰,安心修行。透过最简单的托钵行乞获得食物、衣服、住所、药品等生活必需品,这是佛陀教导出家人修习少欲知足的最基础方法。

4.托钵是出家人每天应做的事,于四种资具的供养,懂得适量,不积蓄物品。避免为了积蓄所起的贪心,去除因为财产物品的积蓄所产生的骄慢。出家人也可以随缘接受人们送至寺院供养的物品,或接受信众邀请到家里接受供养,但这些都是一餐之量,知量知足。

5.托钵乞食去除骄慢。剃头出家,破身好相,舍弃一切装饰品,穿着袈裟,背着钵,天天托钵,以行乞养活自己。天天这样审视观照自己,还会增长骄慢吗!佛陀第一次回到自己的故乡弘法,很自然地托钵行乞,但他的父王反而觉得很丢脸,可见世俗人去除骄慢心有多难!为了解脱烦恼,自降身份来行乞,这是佛陀智慧的教导。

6.托钵可去除自己的贪心。托钵是次第乞食,平等接受布施。不为了食物而攀缘施主,不为了美好的食物而结好贵人。培养平等心,去除贪心。

7.托钵去除瞋心培养慈心。托钵见到施主欢喜布施的善业,出家人随喜他的善,心存感激,对他修习慈心,祝福施主安乐、没有痛苦,成就一切善。

8.托钵让施主有机会修习善业。修习不杂染的善业要有好的因缘,供养如法修行的出家人,这是修习清净善业的难得因缘。出家人托钵让信众为自己的生命种福田,自己的生命培养资粮,得到美好的果报。

9.托钵让在家人有机会接近三宝,进一步学习佛陀纯正的妙法。在家人透过布施的善业与三宝结缘,或则亲眼目睹三宝住世而有缘学习佛法。如法托钵的清净善业是三宝住世的表显,对世间是一大功德。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qy/53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