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三
韦驮尊天菩萨圣诞
韦驮赞
韦驮天将,菩萨化身
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
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摩诃萨!
韦陀,亦称韦驮、围陀、毗陀,又称韦驮天。韦驮菩萨过去为法意太子,誓当一千兄长成佛之时,常为金刚力士而亲近佛,普闻诸佛秘要,信乐不疑。以此本愿现金刚力士相,摧邪辅正,护持千尊如来教法。
很久很久以前...
《大藏经》记载,韦驮菩萨生于农历六月初三日,常在娑婆世界,拥护三洲,转大法轮。一十八世为将军身,五十四世为宰相,造亭接众一百二十所,开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树钵八百万,设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条,造佛寺四十六所。
每世造旃(zhān)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宝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经》一百藏。一十七世为真童身。宝华琉璃佛会上成道,号『普眼菩萨』;释迦佛会上,名『真童身菩萨』。
手执金刚宝杵,重八万四千觔(jīn,同“斤”)。金刚不坏身,发大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头戴凤翅兜鍪(móu)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金锁子甲。若人愿书一张,乃至百千万张,无病延年,菩提心不退,功德无量矣!
在《大乘悲分陀利经》中,菩萨过去生名字翻译为无垢明药王菩萨。在《悲华经》中,其名为持力捷疾、亦得名为火净药王菩萨。
贤劫千佛,最后成佛
《悲华经》记载:韦驮菩萨在过去世跟释迦牟尼佛等同为兄弟。过去劫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兄弟,千子学佛后各个发愿。
当时的韦驮菩萨听了他们的发愿后就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候我给你们做护法,护持你们,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个成佛。”
后来转轮圣王的千子成为我们贤劫的千佛,释迦牟尼佛为第四尊,韦驮菩萨护持完九百九十九尊佛后,将会是贤劫最后一尊佛,楼至佛。
手持金刚杵
在中国供奉韦驮,是立于天王殿弥勒佛的背后,面对大雄宝殿,两眼注视着大雄宝殿前面的灵塔,守护塔内的佛骨与舍利子,以防邪魔前来偷盗。另外也保护在寺内的出家人,以护持佛法。
自古以来,佛寺伽蓝之建立,必安奉韦驮神,皆为头戴兽头盔,腰扎革带之装束,手持金刚杵。
还可以依据韦驮菩萨手中神杵的方向,看出寺院的规模:
如果韦驮菩萨将杵扛在肩上,表示该寺庙规模非常大,可以招待云游和尚免费吃住三天;
如果韦驮菩萨将杵平端手中,表示该寺庙是中等规模,可以招待云游和尚免费吃住一天;
如果韦驮菩萨将杵杵在地上,表示该寺庙是家小寺庙,没有能力招待云游和尚免费吃住。
誓愿护法,永镇魔军
相传释迦佛去世之后,诸天神与众王商量火化释迦佛的遗体,收取舍利子建塔供奉,此时,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向诸天与众王说道,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必须先取下佛牙回去,建造塔寺供养。
当时有一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趁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子,韦驮见状奋起直追,霎时将罗刹鬼擒住,取回佛牙舍利子,诸天神与众王赞扬不已,认为韦驮可驱邪除魔,保护佛法。
关于韦驮还有另外一段传说,韦驮天名为韦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所率领的八大神将之一,又是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后来皈依佛门,成为护法天大神,西牛贺州、南瞻部洲,东胜神洲,以利益化生,救济一切众生为本誓。
(南瞻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合称三大部洲,此三洲人民具有善根,亦能信受佛法而修梵行,是故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发愿护持此三洲,所以佛门称之为“三洲感应”是也。北俱芦洲之人民寿命千岁,生活非常富裕,享受福乐,不信受佛法,是故韦驮尊天菩萨就没有护持此洲。)
明代·木雕彩绘护法韦驮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你若真修,我必护法
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难免打磕睡。妙高禅师,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耽误的不能用功。
于是跑到妙高台边上跏趺而坐,下面是几十丈深大山涧,如果打瞌睡一头栽下去就没命了。他的意思,在这里静坐,是警策自己,免得再打瞌睡。事实上因他工夫还没用到家,仍不免打瞌睡。
有一次他打瞌睡,真的就摔下去了,他自己也知道这次是没命了。
可是当他刚刚掉到山半腰时,忽然觉得有人把他双手托着又送上台来。
他很惊喜的问:“是谁救我?”
空中答曰:“护法韦驮!”
妙高禅师想:还不错!居然我在这里修行,还有韦驮菩萨来护法,接着又问:“像我这样修行的人,世间上有多少?”
空中答曰:过恒河沙数之多!因你有这一念的贡高我慢心,二十世不再护你的法!”
这时妙高禅师,痛哭流涕,惭愧万分!心又转想:原先在这里修行,好坏不说,还蒙韦驮菩萨来护法,现因一念贡高我慢心起,此后二十世他不再来护法了,左思右想,唉!反正是那么回事了,不管他护法不护法,我还是坐这里修我的,修不成,一头栽下去,摔死算了。
就这样,他依然坐在妙高台上去修行(台如簸箕形,仅容一人)。坐不久他又打瞌睡,一头栽下去,这次他认为决定没命了,可是当他刚刚快要落地的时候,又有人把他双手接着送上来了。
妙高禅师又问“是谁?”
空中答曰:“护法韦驮!”
妙高禅师说:“你不是说二十世不护我的法吗?怎么又来!”
韦驮菩萨说:“法师!因你一念惭愧心,已超过二十世久矣。”
于是豁然开悟!佛法的妙处也就在这里,一念散于无量劫;无量劫摄于一念。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
之后,妙高禅师在那里天天精进用功,敲木鱼诵经。那时还在宋朝时候,他敲木鱼念经的声音,远闻于几千里之外的当今皇太后之耳,皇太后因天天听见有一出家人敲木鱼诵经,有时睡梦间还能见到此人,但亦不知声音来自何处。在附近左右找,哪里也找不到。以后画影图像,遍下圣旨来找此人,末了在妙高台找到,是妙高禅师。
朝廷看他是有道有德的高僧,于是由皇上家出钱,在那里给他修一所大庙,即是雪窦寺。(故事出自《影尘回忆录》)
十七世纪明代末期·铜鎏金韦陀菩萨立像
清十八世纪·瓷胎炉钧褐釉金彩韦陀菩萨立像
明代·铜镀金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像
菩萨感应小故事
1.亲历业报,忏悔改过
南北朝(齐)时,僧远住梁州薛寺,不守戒律,喝酒吃肉。
忽然梦韦陀菩萨愤怒指责说:“你是出家人,这样造恶业,怎么不拿镜子自己照一照?!”早晨起来,自己照一下,见两眼边缘现暗黑色,以为是灰尘,用手去抹,眉毛随手脱落。大惊,反省自责,痛改前非,从此穿旧衲衣,破鞋子,吃长素,只正午吃一顿饭。早晚忏悔,沉痛流泪。
过了一月多,又梦见韦陀菩萨笑着对他说:“能认识罪过,又能改过,算得是有智慧的人。现在赦免了你!”他又惊又喜,醒后遍身出汗,面目有光泽,眉毛又重生出来。他亲身经历这两种业报,便深信三世因果绝非虚假。由此至诚地依教奉行,没有倒退现象,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高僧。(出自《缁门崇行录》)
2.欠常住款,菩萨令还
清朝福严费老人会下一位受戒僧,受戒时,欠攒单银五钱,四年不归还。
老人圆寂后,这个受戒僧梦见韦驮菩萨命令他归还这银两,并说:“本钱虽是五钱,加上利息,应该还二两。”受戒僧说:“和尚已经逝世,还给谁呢?”韦驮菩萨说:“和尚不在世,你可送到灵隐寺,了却这公案。”
该僧醒后,便将银两亲自送到灵隐寺,说明情况,用来供奉老人。该寺主持鸣鼓召集僧众,说明这件事,希望大众要谨慎因果,并说:“我们寺中目前正进行修建,钱粮的收支数目很大,所以韦驮菩萨特用这件事对我们作警诫!”(出自《现果随录》)
值此吉日
敬请行持念佛、持咒、礼拜、供养三宝、为僧众供斋、供灯、吃素、持戒等一切善法,感恩韦驮菩萨及诸天的默默守护。
祈愿韦驮菩萨威德力护佑众等,消灾免难、离诸病苦、顺缘增长,六时吉祥。
并回向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至诚祈愿人心向善,正法久住,国泰民安;愿众生能远离一切天灾人祸;愿世界和平安宁。
(资料来源于网络)
回向
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灾障消灭祸患不生
愿此殊胜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尽除一切罪障
共成无上菩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qy/4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