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宋城走笔赤珠岭战疫六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赤珠岭战疫

周鸿 文

这是一座随处可见的山岭。海拔一百多米,上面的土壤赤红色,小石子捡起来可以在地上写字,赤珠岭也因此得名。

这是一座非同寻常的山岭。原先,它的对面有一座“康王庙”,庙里供奉着一座神像。天旱成灾的时候,村里人就会把“康王”抬到赤珠岭上晒太阳,晒出汗了就抬回庙里,等“康王”没汗了,天就会下雨。

这位“康王”是谁?为何如此神通广大?传说他是北宋将领康保裔,契丹辽兵入侵时,他领兵迎战,被敌军重重包围后,有人劝他乔装逃跑保命要紧。他说危难关头正是忠君效国之时,岂能临阵脱逃?于是率部拼命突围,最后战死疆场。皇帝感其忠烈,修庙祭祀。

现在,“康王庙”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另一位健康“保护神”屹立在了赤珠岭脚下,它就是江西医院。

年的春天,一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蔓延五湖四海,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所到之处凄风冷雨、山河失色。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赤珠岭,成为全国万千个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战场之一,投入到紧张激烈的战斗之中......

拾壹

医护人员与病毒短兵相接,不仅工作辛苦,而且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不让自己倒下,显得非常重要。

院感科科长吕艳清刚从隔离病室出来,打开手机一看,ICU护士长的3个未接来电,原来是小徐护士发热了,体温37.5℃,她参加工作才一年,是最有可能出差错的糊涂虫。

吕艳清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糟糕,不会中标了吧?

“护士现在在哪?”吕艳清打回电话询问。

“刚抽完血常规,做完CT检查,没有感染的症状,估计是感冒了。”

  吕艳清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为安全起见,她和护士长商量,把小徐安排在10楼的单间,并给她开了一些感冒药,叮嘱她多喝水、多休息。

  “在没有全面胜利之前,院感绝不可放松!”院领导给吕艳清下达了零感染的死命令。而从湖北武汉主战场不断传来一线医生染病倒下的消息,让她丝毫也不敢松懈。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安全最重要的一环,对此国家有一整套完备而成熟的预防与控制机制。从武汉暴发疫情开始,医院根据职能风险级别将所有科室划分成十大普通防控区域及六大重点防控区域,指定相应的防控责任人及专项督导负责人。

  “有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没有严格执行六步洗手。”

  “有的医疗废物打包太大,放进转运箱里密不了,有包装袋破损外泄的风险。”

  “个别医务人员没有在防护监督员的监督下,一个人出了隔离病房。”

  一天,各个督导员向吕艳清报告院感中发现的问题。她急得直跺脚,“祸起于细微,疾患于所忽”,万一哪个染病,医院的人都可能被交叉感染,那还怎么治病救人?这样造成的社会影响和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早在患者入院前一周,吕艳清就到各病区开展院感防控知识的培训,从病人识别、患者转运安置到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的处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她都在现场悉心指导、再三嘱咐。当时,业界对新冠病毒是否会人传人还没有定论,有的人甚至在背后笑她,比80岁的老太婆还唠叨。

吕艳清在进行院感防控知识培训

  吕艳清才不理会这些。在隔离病房,她帮医护人员穿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检查是否合格到位。平时苗条爱美的护士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后,一个个都变得臃肿笨重、形象全无,吕艳清拍拍她们的肩膀举起大拇指大加赞赏,让护目镜后的脸庞哭笑不得。

  就在这时,她突然感到胸口一阵阵涨痛,原来是乳汁涌出来,湿透了厚重的衣服。缓过神来,才想起家里有个11月嗷嗷待哺的孩子。心中愧疚万分,于是拿起手机拨打老公电话。

  “我这里好多事,走不开,宝宝今天开始断奶,孩子就交给你了。”吕艳清狠下心,自此开启24医院的工作模式。

  从早到晚,她每天都睁大眼睛,在院区的各个病房晃来晃去,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放过。

  “帽子低一点,眼罩没戴到位,还有手套……”

  同样的动作反反复复做多了,个别医护人员难免偷懒,未按要求执行到位,吕艳清像猫抓老鼠一样,逮住了就严厉批评教育,督促立马改进。

  一天,她在21床教患者如何进行手卫生时,砰的一声,一名护士因为地面湿滑摔跤了。

  “摔到哪?防护服有没有破?口罩会不会漏气?”吕艳清加快脚步向前询问。

  “还好,没事。”护士回答。

  确认没事后,吕艳清走到患者身边说:“大姐,地面太滑,你们尽量不要走动,我拿暖风机到走廊上烘干一下。”

  大姐爽快答应了,吕艳清一边烘干地面,一边反复交待护士:“小心点,走路慢些,注意用电安全。”

  由于强行断奶,吕艳清一直胀痛着,好在繁忙的工作分散了她的注意力,让她忍受了过来,而家里的小宝宝却适应不了没有妈妈的日子,第二天晚上就生病发热,哭哑了嗓子。听闻此事,吕艳清很是着急,催促老公赶紧带到市妇保院看医生。

  “我这边实在走不开,只有辛苦你这个超级奶爸了。”所幸,小宝宝只是普通感冒,无大碍。

吕艳清丈夫在照顾孩子

  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吕艳清只有和家人视频,可是,小娃看见妈妈更加哭闹不止。为了哄小宝睡觉,老公想了个办法,拿出吕艳清的睡衣依偎在身边,闻着妈妈的味道,果然安心睡着了。

  这个“狠心”妈妈,直到疫情结束才回家,这时小孩已经习惯吃奶粉,不认识她这个妈了。

拾贰

新冠肺炎虽然与年发生的非典有80%的同源性,但仍有许多未知因素,而且没有特效药。刚开始,国家的诊疗方案也不明确,这给救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病房原本是昏暗沉闷的所在,到处是焦虑的目光、痛苦的呻呤声,花花(化名)的出现,让整个病区有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花花三个月大,她的父亲在武汉打工,春节前返回家乡会昌县过年,一家人因医院。无知者无畏,花花不把病毒当回事,圆圆的眼睛眨巴眨巴,嘟嘟的小嘴见人就笑,看着这天真可爱样子,在场的医护人员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万一有个闪失,该怎么办?

经过十多天的实践摸索,医院积累了一些新冠肺炎的治疗经验。但是面对一个4个月大的小孩,还是感到棘手。“孩子太小了,参考样本很少,不敢随便用药,所以我们在治疗方面一直小心翼翼。”刘春云主任说。

全省年龄最小确诊患者

这是生命的托付,是职责,更是希望!赣州市卫健委专门组建儿科医护团队,从赣医一附院、市妇保院、医院抽调儿科骨干医生和护士,轮流前来开展医疗援助。

经反复讨论,决定用抗干扰雾化等方式治疗,同时24小时动态监测病情变化,随时掌握孩子的呼吸、心率、脉搏、血氧等情况。

市妇保院主管护师薛珍给花花穿刺时,内心是崩溃的。护目镜的水汽让她眼前一片朦胧,根本看不清血管。戴着两层橡胶手套,也摸不到血管,担心孩子哭闹,又无法进行头皮静脉注射,只好选择手背静脉。让她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一次就穿刺成功。

花花是医务人员手心里的宝。大家24小时“在线”,全方位保障孩子的诊疗和生活起居,容不得一丁点差错。为了买到孩子平常吃的品牌奶粉,在大部分商店都歇业的情况下,护士长田慧辗转跑遍了大半个城区……

花花也是病房里的开心果。看到“全副武装”的医务人员,她没有半点害怕,反倒亲昵得很,用胖乎乎的小手去拉他们的护目镜,咿咿呀呀嚷着要跟他们玩。每一个进入病房的医务人员都情不自禁地去看看小宝宝,摸摸她的脸、抱抱她,跟她玩举高高。

得益于规范治疗和精心呵护,花花病情一天天好转,入院第三天就退烧了,第五天不咳嗽了,胃口也越来越好,一天能吃下毫升奶粉。

和花花一样,69岁的金英(化名)也是让人揪心。她的爱人、儿子、儿媳、女儿都染病住院,她自己作为疑似患者安排在应急病区接受治疗。在医院呆的时间长了,武汉家乡每日不断增长的病例数和死亡数,给她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

“好苦呀,大夫,我们一家人的病能不能治好?会不会像我妹妹那样……”说起她的妹妹,金英就泣不成声,用牙齿咬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由于武汉前期医疗资源紧缺,她的亲妹妹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最终撒手人寰。

“你放心,我们这里医疗条件好,你也看到有好几个人都治愈出院了。”经管医生谢宝昌安慰道。

开始的时候,金英一点也听不进去。失去亲人的痛苦,加上病毒的折磨,她每天茶饭不思,晚上辗转难眠,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喃喃自语:“妹妹啊,你怎么就走了呢?我都没有来送你,我对不起你……”

金英表情僵硬,目光呆滞,有患上抑郁症的兆头。由于内心焦虑,身体抵抗力下降,她的口腔溃疡化脓,右侧颌下扁桃体发炎,连续五六天高烧不退。

本来简单的病情变得棘手,医生一面消炎治疗,一面请来心理医生疏导,同时联系她儿子通过电话予以亲情鼓励。

医院食堂特意给她熬制稀饭,护士每餐都喂她吃饭。

医护人员在给金英喂食

“阿姨,你一定要多吃点,加强营养,这样才有体力打败病毒,早点康复出院。”

经管医生添加了金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qy/46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