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09-19/176688.html一、考查缘起
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师生在泸溪县浦市古镇东岸一江之隔的辰溪县孝坪镇江东村开展文化田野作业期间,发现江东村残留一个面积巨大的古代建筑遗址。这个遗址保存完好,包括八大码头、街道、墙基等等。城市用红砂岩修建。红砂石方整巨大,垒砌平整。这里是什么性质的遗址?一座城市?一个小村庄?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这里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考察。
二、古城遗址的突出特点
这个古城遗址与武陵山区普通的古村落遗址有三大区别。
第一,人工规划的区别。普通古村,房屋建筑大多依山就势,村庄格局或错落有致、或曲径通幽,一句话,古村庄大多是由于人口繁殖,经过长期自然积累的结果。缺乏整体规划。但是江东村显然是经过整体建设规划,道路笔直,公共主街道与进入每个小院落的道路都有固定的宽度与程式。
第二,面积很宽。比较完好的遗址约有50万平米,还能看出古代建筑痕迹的又有约50万平米,基本覆盖今天的江东村民房与部分田土。
第三,功能十分强大。保留有8个古代码头。比较完好的有两个,其余六个基址轮廓完整。如果仅仅是一个古村落,根本不需要修建八个大码头,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货物吞吐量。
三、是古代官府驻地吗
是谭子兴将军衙门吗?
当地老百姓说,这里宋代之前是浦口溪洞将军谭子兴驻地。谭将军后来迁徙到河西代朝山下现今的泸溪县浦市镇新堡村立衙门,这里就成为一个村庄。谭子兴是当地有名的将军,事迹写在乾隆本《泸溪县志》里面。可是,我们认真考察谭子兴的事迹与传说,谭姓家族从唐末之后,世袭土著首领,一直就住在代朝山下,直至元朝延祐七年革去浦口土千户为止。因此,这里不是将军府所在地。况且,在今天的新堡村千户衙门遗址周围,还残留大面积古代集市遗址。当地人称,这里是千户时代的市场所在地。可见,谭子兴将军衙门一直代朝山下。
是建昌县驻地吗?
大约从民国时期开始,就有很多人认定这里是古代建昌县城旧址。根据是《隋书》地理志中的一段记载:“辰溪(旧曰辰阳,平陈,改名。并废故夜郎郡,置静人县,旬废。又梁置南阳郡,建昌县,陈废县。)”就算这个废县城是今天的江东村。可是南北朝时,天下动荡,建一个县衙,没过几年就因为经营不下去,只好废去。这样短命的县衙驻地不可能聚集起足够多的人口。建昌县不可能发展到目前这个遗址的城市面积规模。
是溪洞巡检司驻地吗?
康熙本《沅陵县志》卷之二,在《公署》中列有“溪洞巡检司、河溪巡检司”,下面注明“不详何所、久裁”。在《职官》中记载明朝时本县官员,列有“各巡检司凡六:大刺、池蓬、明溪、会溪、溪洞、河溪。后裁溪洞、河溪。”两处记载都没有标明溪洞巡检司的位置。但从后来沅陵县将池蓬巡检司移驻浦市看,这个溪洞巡检司在浦市。不过,康熙本《泸溪县志》卷二也记载,设在浦市的溪洞巡检司,归泸溪县管辖:“溪洞巡检司,浦市去县治六十里。”为这个巡检司到底归谁所有?泸溪与沅陵两县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争论。直到新中国调整区划,才将问题解决。那这里是不是溪洞巡检司所在地?不是。因为溪洞巡检司在浦市娥眉湾。
以上官衙都没有驻在江东,这个建设布局十分讲究的古城难道是老百姓自发规划的?理论上有这个可能。但是实践中却很难。
据浦市老百姓传说,浦市最初在江东,后搬迁至浦溪,再后搬迁至现在的浦市古镇。浦市人有一句口头禅:“现有浦溪、后有浦市”。也就是说,浦溪建在江东的后面。那我们去江东考察一下,是否也有这样的整体城市规划呢?浦溪古城市遗址破坏严重,但格局还在。浦溪古城在沅水与浦溪的汇合处,前有一座码头,后有一座码头。就两座码头。城市规划依山就势,与普通村落无异。看来此地没有得到统一规划,完全是由老百姓自发建设的结果。这就反衬出江东的建设必然经过统一规划的结论。那到底是谁规划了江东古城?
是宋代辰州通判署驻地
我们还是回到关于溪洞巡检司这个古代官衙的记载。乾隆《辰州府志》卷十《廨署考》记载:“溪洞巡检署,在县南六十里浦市。宋邵兴初,通判杨抗于此立火楼,鸣鼓为号,镇压蛮夷。洪武初,以火楼地创置巡检署。设弓兵三十六名以捕盗贼……康熙十五年十二月,署毁于火,地为沅民所侵。”宋朝辰州通判杨抗在浦市峨眉湾设置过火楼(军事据点)。到了明朝,这个军事据点就成为溪洞巡检署的驻地。这段话很容易给我们误导,杨抗也驻扎在浦市峨眉湾。其实,这个火楼是杨抗的前线。身为辰州通判,他不可能与前线士兵驻扎在一起。这个火楼的功能是观察敌情,发现敌情就“鸣鼓为号”。他们“鸣鼓”要通知谁?肯定不是通知火楼内的士兵。原来,这个火楼是要通知河对岸的总部,做好准备。这样看来,杨抗的驻地不在浦市峨眉湾,而在江东。也就是说,江东原来是辰州通判的驻地。宋代的辰州,比明朝以后的辰州府级别要高一些。设有两个大官,一是知州,一是通判。辰州通判地位较高权力较大。不但有镇压蛮夷之责,也有组织老百姓搞好城市建设之责。原来,这里是宋代辰州通判衙署驻地,真正的宋城!不但有官衙,还有繁荣的商业。非沅水流域其他城市可比。
宋代通判大多由已经担任过京官的进士们担任,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所以,在他们主持下所建城市,具有很高的水准。特别是通判杨抗,更是宋代一位名人。有着高超的领导水平与城市规划眼光,自是顺理成章的事。
四、江东宋城现存主要文物古迹
(一)宋代八大码头
(江东宋城八大码头之一)
(二)宋城街道
(江东宋城街道遗址1)
(江东宋城街道遗址2)
(三)姚家祠堂。江东姚家祠堂建于明朝初期,至今已经多年。是沅水流域,姚姓人的总祠,在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分祠。姚家祠堂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孙超过50万人。
(有着多年历史的姚家祠堂内景)
(姚家祠堂外景,正修缮中)
(四)江东寺。江东寺原在泸溪县浦市镇的浦溪村,宋代迁至现在的江东村。已有多年的历史,现为湖南省省级保护文物。该寺规模宏大,影响很广,为浦市文化圈第一寺。
(江东寺,属于湖南省保护文物)
(五)明清民居古建
(江东民俗古建)
(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市江东历史悠久,自明朝以来,作为浦市商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浦市共同创造了无数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龙舟节、造船工艺、拉纤、瓦乡文化、冶铁技艺等等。
(七)古代冶铁遗址。江东村有好几个冶铁遗址。规模较大。但受到破坏严重。原来数百万吨铁渣早被铁贩子挖空。
五、呼吁
辰溪县孝平镇江东村宋城遗址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古城遗址,希望引起怀化市、辰溪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强保护力度。
谭必友,湖南师范大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备注:本文转自神韵武陵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mp/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