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中国古代女子竟靠这个绝技迷死了万千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美女亦是如此,她们会尽情动用一切手段制造美丽。其中,最主要手段的就是化妆,在诸多化妆品中,古代女子最青睐的是贴花黄,也就贴花钿,《木兰辞》里“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说的就是这事。所谓花钿,是古代女子贴在两鬓、眉间或面颊上的一种花朵形的装饰物。因为贴花钿爱花钿而发生了不少有关的美丽故事。

寿阳公主与梅花妆

有关花钿的起源传说很多,都反映了古代女子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梅花妆”的故事。

据北宋《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一次在正月初七这天的下午,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廷里嬉戏。过了一会儿,寿阳公主感到有些累了,便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这时恰好有一阵微风吹来,将梅花吹得纷纷落下,其中有几朵碰巧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经汗水渍染后,在公主的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拂拭不去,使寿阳公主显得更加娇柔妩媚。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才将其用水洗掉。此后,爱美的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以助美观。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个个称奇,并跟着仿效起来,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诞生,当时被称“梅花妆”,便在宫中流传开来。

这种梅花妆很快流传到民间,成为民间女子、官宦小姐及歌伎舞女们争相效仿的时尚妆容,一直到唐五代都非常流行,五代前蜀诗人牛峤在《红蔷薇》中写道:“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说的便是这个典故。到宋代,还在流行梅花妆,南宋汪藻舟行汴中,无意中看见了水中画舫上的美人额妆,于是作《醉花魄》,在词中他以陶醉的心情吟咏道:“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可以想见,那印着梅妆的美丽容颜给词人留下了多么刻骨铭心的印象。

但是腊梅的花期很短,花瓣也难以保存,于是,宫娥们就设法采集其他花卉的花瓣和花粉,晒干之后,研成粉末来代替腊梅花使用。这种细粉不仅有颜色,还有香味,成了女眷们晨妆的必用之物。不久,这种香粉流传到了民间,也深为平民女儿们喜爱,人们称之为“花黄”。用这种黄颜色的香粉在额上或两颊画出各种花纹图案,成为当时少女不可缺少的装饰。而少女一旦出嫁,就不能再画花黄,只能另作打扮。因此,“黄花闺女”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

(图)电视剧《大唐荣耀》剧照

上官婉儿与红梅花钿

花钿这种化妆术,到了唐朝达到了风行的鼎盛时期,唐代诗文里随处可见它的芳踪。而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认为花钿起源于唐朝,而且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有关。

上官婉儿(公元—公元),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今河南省三门峡陕县)人,唐代女诗人、政治家。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上官婉儿深得李显、韦皇后信任,专秉内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此后,上官婉儿又经常劝说李显,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同时代替李显和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作之诗,李显又令她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因此,朝廷内外,吟诗作赋,靡然成风。上官婉儿酷爱藏书,曾藏书万余卷,所藏之书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后,其书流落民间,依然芳香扑鼻且无虫蛀。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关于上官婉儿的这个传说,在野史笔记里有着明确的记载,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说:“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儿。段成式之子段公路在其《北户录》里也对此事进行了详述:“天后每对宰臣,令昭容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觉。退朝,怒甚,取甲刀劄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依据这些记载,后来人们为了美化上官婉儿,演绎成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有一次,武则天粉碎了一起宫廷政变,不料在策划政变的人员名单中,竟有她最重用的上官婉儿。武则天大怒,令将婉儿黥面,她怒喝婉儿:“昔日你祖父(上官仪)有罪被诛,我念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将仇报,竟欲谋杀我。真是气死我了!”婉儿听了坦然一笑,说道:“陛下可曾记得奴婢三次挡驾之事吗?”武则天细想一下,是有几次传旨到御花园摆宴,临起驾都被婉儿劝回宫的事情,便点头说确有此事。上官婉儿道:“陛下可知那御花园中,已经危机四伏?若不是我表面参与谋反,和他们搅和在一起,如何暗中保护您呀?”武则天似有所悟,点头称是。但皇帝是金口玉言,黥刑还是要执行的。不过,行刑时改用朱砂点额,仅刺了红梅花一朵。上官婉儿本来就面容姣好,恰在眉间刺上一朵小巧玲珑的红梅花,犹如二龙戏珠,又好似印度美女,煞是好看。以致于后来宫中的年轻女子纷纷效仿,都在额头配以花钿,一个个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图)电视剧《大唐荣耀》剧照

花钿引出凄美的爱情故事

花钿的作用除了装饰脸面外,在唐朝民间,一些聪明女孩子的巧妙妆饰之下,它还可以成为一种对面部不完美的修饰。同上官婉儿一样,下面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以贴花钿来掩饰面上疤痕的妆饰,真可谓古代女性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创举,钩沉出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唐李复言在其《续玄怪录》一书中记载:有一个叫韦固的男子,他妻子“眉间常贴一钿花,虽沐浴、闲处,未尝暂去”,就是说连洗澡和非正式场合也从不将花钿摘下来,非常美丽。后来才知道韦固妻为了掩饰被刺伤的疤痕,才贴的钿花。

原来:杜陵的韦固从小失去了父母,想早一点结婚,但是多次求亲都没有成功。

唐太宗贞观二年,他去清河游历,中途住在宋城南面的旅店。旅客中有一个人为他提亲,女方是以前的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并让韦固第二天清早去店西的龙兴寺门前同潘家的人见面。

韦固心中急切,第二天很早就赶去了,到了庙门前,月亮还在天上高高地挂着。他看见一个老头倚着一个口袋,坐在台阶上,借着月光看书。韦固也在旁边看,却不认识书上的字,便问老头说:“老先生看的是什么书啊?我从小学习,没有不认识的字,就是西方的梵文,我也能看懂,只是这本书上的字从来没见过,这是怎么回事?”

老头笑着说:“这不是人间的书,你怎么会见过。”韦固又问:“那是哪里的书啊?”老头说:“阴间的书。”韦固问:“阴间的人,怎么到了这里?”老头说:“你来的太早,不是我不应该来,凡是阴间的官员都管阳间的事,管理人间的事,怎么能不在人间行走呢?”韦固问:“那么您管什么事啊?”

老头说:“天下所有人的婚姻大事。”韦固心中暗喜,说:“我从小失去父母,想早一点结婚,以便多生儿女,传宗接代,这十多年来,我多方求亲,竟不能如愿。今天有人到这里来给我提潘司马的女儿,这件婚事能够成功吗?”老头回答:“不能成功,你的媳妇刚刚三岁,等到十七岁才能进你们家的门。”韦固问:“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东西?”老头回答:“红绳啊!用来系夫妻两人脚的。等到冥间为他们定下了,我就偷偷地把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不管这两家是仇敌,还是贫富相差悬殊,或者是相隔千山万水,只要红绳一系,再也逃不掉了。你的脚已经和她的脚系在一起了,你再找别的人有什么好处呢?”韦固问:“我的媳妇是谁?家在哪里?”老头回答:“旅店北面卖菜那个老太太家的女孩。”韦固问:“能去看一看吗?”老头说:“老太太经常抱着她卖菜,你跟着我走,我指给你看。”

老头卷起书,背着口袋,韦固跟着老头来到菜市场,看见一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太太,抱着一个三岁的女孩,看起来非常肮脏丑陋。老头指着女孩对韦固说:“那个女孩就是你的妻子。”,韦固看了那个女孩很厌恶,生气地问:“我杀了她行不行?”老头说:“这女孩命中注定有大富贵,还要跟着你享福呢,怎么杀得了呢?”说完老头就不见了。

韦固回去后磨了一把刀子,交给仆人说:“你历来很能办事,如果为我杀了那个女孩,我给你一万钱。”仆人说:“是,明白了。”仆人将刀藏到袖子里来到菜市场,趁着人多混乱的时候,刺了女孩一刀就跑,市场大乱,仆人得以逃脱。韦固问仆人:“刺没刺中?”仆人说:“一开始我想刺她的心脏,可是没刺准,刺到了眉间。”

又过了十四年,他靠父亲的老关系,到相州参军刺史王泰手下任职,专门负责审讯囚犯。王泰因为他能干,将女儿许配给他。韦固的新媳妇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非常满意,但是他发现妻子的眉间总是贴着一个小纸花,无论干什么没有一刻拿下去的时候。过年的时候,他逼问妻子,妻子哭着说:“我是郡守大人的侄女,不是他的亲生女儿。我的父亲生前当宋城县令,死在任职上。当时我还在襁褓之中,母亲和哥哥也相继死了。家里剩下的唯一宅院在城南,乳母陈氏带着我居住,每天卖菜度日。陈氏可怜我太小,总把我带在身边,三岁的时候陈氏抱着我走在菜市场里,被一个狂徒用刀刺中眉心,留下了伤疤,所以用纸花盖上。七八年以后,叔叔来到卢龙任职,我便跟着叔叔了,并以他女儿的名义嫁给你。”

韦固问:“陈氏是不是瞎一只眼?”妻子说:“对,你怎么知道的?”韦固说:“刺你的人就是我派去的,这真是一件奇事!”便将事情的经过都跟妻子说了。从此夫妻更加互敬互爱,后来生了个男孩叫韦鲲,当了雁门太宗。母亲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才知道命中注定的事,是不会因人力而改变的。

(图)杨玉环(公元年-公元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白居易诗叹杨贵妃贴花钿

正因为化妆术的蓬勃发展,古代才诞生了那么多的美女和由此生发的美丽故事,引得诗人们思绪勃发,挥动妙笔,来为这些美丽故事作注脚。在唐代诗歌中,随处闪耀着花钿那迷人的光辉,这些诗歌展示了唐代美女们精心营构的那个情意款款的绚丽世界。

诗人李端笔下《赠郭驸马》中女子是:“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诗人是说她在花钿的妆饰下是那样的美艳,以至于连水中的芙蓉都会嫉妒。章孝标《柘枝》诗中则描写了一位风姿绰约的舞姬形象:“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钿罗衫耸细腰。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摇。”卢纶《古艳诗》中写道:“残妆色浅髻鬟开,笑映珠帘觑客来。推醉惟知弄花钿,潘郎不敢使人催。”这位神态慵懒娇憨的绝色歌女,凭借着手中摆弄的一枚小小花钿,为她在香艳气质之外,平添了几分狡黠的情趣。温庭筠在《弹筝人》中写道:“钿蝉金雁今零落,一曲伊州泪万行。”诗人巧妙地以物喻人,借花钿、筝柱的黯然颓败,暗示绝代艺人的飘零凄凉。这些花钿入诗如此频繁,说明贴花钿在唐代化妆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多地被美女们采用,说明它的实用和美观效果好,因此成为唐代的流行色也就在所难免了。

唐代最著名一位绝美的佳人,她就是杨贵妃,她也是最爱贴花钿,贴上花钿更是把她的雍容华贵和落落大方展现的无与伦比,因此把唐玄宗搞得神魂颠倒、乐不思蜀。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当大唐的江山受到威胁时,即便杨贵妃贴再多的花钿,也无法博得唐玄宗的春心啦,只能作为红颜祸水被赐死在马嵬坡。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诗中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呀,杨贵妃死时,她面上所贴的花钿、头上所戴的金钗散落了一地,死后也没有人为她收起。而沦落天涯的唐玄宗,也无力回天,只能掩面而泣,步步回头。“花钿委地无人收”便道尽了杨贵妃死时的无比惨烈与死后的无尽凄凉。

至此,那个曾让多少古代美女装饰美姿容的花钿,竟也沦落到如此境地,物极必反,美丽也是把双刃剑,能成就一个平凡女子的飞黄腾达梦想,也能扼杀青春和美丽,杨贵妃就是典型。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赞赏的都是那些好看的人

赞赏

人赞赏









































涓UM-D
鍖椾含鐜板湪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mp/2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