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黄河文化民间饮食与黄河三角洲文明发展


有史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交替变更,莫不是因为对生产、生活资源占有不均引起的。《汉书·郦食其传》有:“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为获取充足食物而进行的劳动,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黄河三角洲是一块非常适合人类定居的土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这里的历史从未间断。至今,古驿站秦皇台、古城堡凤凰城、卧佛台、无棣信阳城、惠民宋城墙以及清朝时期建造的魏氏庄园等等,仍然屹立在这块土地上。除了说明黄河三角洲地理环境适合定居外,还反映了当地人的一种乐守田园、故土难离的人文思想。对区域文化研究颇深的泰山学院副院长王惊雷教授曾分析比较说:“黄河三角洲有‘魏氏庄园’,泰安有‘通天街’,地域文化使然。”

食物生产和饮食活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不论是在狩猎活动中,还是在农耕活动中,以及后来在与饮食相关的生产活动中,人类都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发展科学,丰富文化。从“煮海为盐”到利用风吹日晒滩涂晒盐也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探索过程。古时,狩猎者要研究各类动物的习性,选择有效的狩猎方法,原始的动物学因此发展起来;农人们春种秋收,需要观察天象,分明季节,原始的天文学由此产生,《尚书·尧典》有“期(一周年)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的记载。

黄河三角洲民间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枣芽发种棉花”、“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是黄河三角洲传统农业发展与传承的结果。另外,黄河三角洲人还在酿酒、酿醋、制酱的实践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在制作陶瓷和陶器等饮食器具方面也较早,这些在当地的考古发现中可得到印证。黄河三角洲的先民们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逐步掌握了必需的物理、化学知识,为饮食营养科学化奠定了原始基础。

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的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最伟大的发现。作为一种用之不尽的能源,史前人对火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们用火狩猎,用火种地,用火熟食,用火烧制陶器。人们对火的性能了解的非常透彻。

制陶技术的发明是人类的一大创举,黄河三角洲早期的制陶业完全是为了饮食生活的便利而发明的,到后来,制陶技术不仅完善和丰富了古人的饮食生活,也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的文化意识。在邹平丁公遗址中,曾清理出一批墓葬、灰坑、窑址、房址等设施,出土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盂、泥质红陶罐以及龙山文化中以加沙和泥质黑陶为主的鼎、滑、鬲、盆、杯和器盖,纹饰有弦纹、堆纹、蓝纹、方格纹、压花纹和突棱等。彩陶与黑陶、蛋壳陶,是史前时期陶艺发展高峰的几个标志,更是史前文化精神的最集中体现。史前人的现实、理想、信仰、追求,都曾通过彩陶艺术表现出来,与饮食密切相关的彩陶,其文化意义又远远地突破了饮食本身。

史前人注重自己的饮食生活,也注意神鬼饮食,他们将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统统寄予“神灵”,随之将饮食活动扩展到了宗教信仰领域,由此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他们用食物、美酒敬献神灵,祈求赐福;他们也用食物献祭祖先,祈求护佑。他们将谷物和动物的肉体摆上神坛,将粮食与动物的肉体埋入墓葬作为殉葬品,体现了史前人的精神寄托和追求。至今,惠民一带民俗,仍将“五谷囤”、“粢罐”作为随葬品分别放置在灵柩头部的左右两侧,这是原始古风的遗存。

在黄河三角洲,从食物的生产与选择、食料的烹饪方式、食品的进食方式诸方面综合形成的饮食文化传统,在史前时代就开始形成了。史前黄河三角洲形成的饮食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现代文明时代的黄河三角洲,影响着黄河三角洲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史前文化的发展,始终围绕的中心之一,就是史前人的饮食生活。饮食文化是史前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要考察史前文化的发展进程,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mp/113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