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赣州,风雨宋城归


江南宋城

一座赣州城

半部宋代史

(刘念海摄)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作为宋代36大城市之一赣州城区境内荟萃了古城墙、古石窟、古窑址、古码头、古浮桥等宋代名胜古迹因此被誉为“江南宋城”“宋城博物馆”时至今日仍保留着宋代的城市布局特色以及众多的宋代文史古迹堪称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宋城

《赣州府城全图》(宋代)/韩振飞《宋城赣州》

这赣州很“宋城”

据官方介绍赣州城历史悠久,繁荣于两宋时期其繁荣得益于由长江、赣江、章江、浈江、珠江共同构成的“南方水上丝绸之路”宋朝时期的赣州因水路发达、资源丰富、经济繁荣一举成为全国闻名的36座名城之一

01

“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

在赣州开幕

时间拨回到27年前(年)这一年,是赣州宋城文化历史性的一年年1月,赣州正式被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年11月23日“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座谈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举行年12月18日“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在赣州隆重开幕

赣州“宋城”名片

由此被点亮

年12月18日,“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在赣州隆重开幕,“宋城”成为赣州一张闪亮的名片(刘念海摄)

载有大会会标的花车(龙年海摄)

南门口里等待活动开始的“花环少年”们,那时,城区的中小学校均派了学生参与(龙年海摄)

02

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在这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虽经岁月更迭,风雨侵蚀仍紧紧地环抱守护着赣州古城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反映了赣州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

熙宁二年(年)砖(下八境台正门前的楼梯,在第一个平台处即可找到)

赣州宋城墙宋代铭文砖铭文一览表

这些斑驳的铭文砖正像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自宋代的兴衰、嬗变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这也是它的珍贵之处

03

修建于北宋时期的福寿沟

藏着赣州古城“千年不涝”的秘密

赣州古城三面环水,是赣江的发源地因距海洋较近,可受海洋气候调节又因环列四周的高山相对减缓东南台风和西北寒潮的侵袭因此气候温暖,热量充沛,湿润多雨曾一度是洪水泛滥之地直到宋代福寿沟的建成才有所好转

福寿沟沙盘模型

福寿沟由北宋著名的水利专家刘彝规划建成距今已有余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极富创造性的城市排水、排污、排雨综合工程福寿沟与章江、贡江相通的12个水窗可视江水的涨落而自行关启它和古城墙、古街道、古浮桥并称为古代赣州城市建设的四大工程

福寿沟内壁图(资料图)

如今,全长14.6公里的福寿沟依然承载着近10万赣州老城区居民的排水功能缔造了赣州古城“千年不涝”的传奇也为赣州人民带来了绵长的福寿刘彝之功必将在赣州得到千秋万载的永远传颂

04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的造像开凿

在宋代达到高峰

通天岩位于赣州城西总面积6平方千米因“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自唐代开始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到了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开凿达到了高峰尽管与我国众多的石窟比较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积、数量以及造像尺度、规模都不算大但它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也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处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

这里是宋代理学的发祥地

宋代以后的理学曾经是中国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与思想由其创始人之一——周敦颐在赣州开创“孔孟以来推此老,程朱之上更何人”在中国儒学史、思想史上周敦颐地位重要被尊为“理学开山”“道学宗主”作为理学的开山始祖周敦颐在这里发表了理学的经典之作——《太极图说》和《通书》其实,除了理学造诣周敦颐的诗词也是文笔与达理兼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辛弃疾、苏东坡、文天祥等诸多历史名人也为宋城赣州留下无数墨宝“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风雨十年梦,江湖万里思”这一首首在赣州创作的千古绝唱被世人传唱

(刘念海摄)

古代,赣州因“宋”而繁荣如今,赣州正繁荣“宋”文化大家好,这里是江南宋城——赣州全力打造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近年来,赣州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速度擦亮“江南宋城”这张旅游名片

早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赣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立足自身文化禀赋,构建“一核三区”旅游大格局。“一核”即打造以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为主体的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发挥现有景观优势,将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赣州根据江南宋城现有的自然生态与历史人文资源,高标准建设“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府衙文化展示区、郁孤台游憩区、传统商业休闲区、文化创意体验区、八境公园观光区及福寿沟拓展区。立足丰富的宋城文化资源,以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慈姑岭等五个历史文化街区,带动传统风貌街区新赣南路及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的区域,全力打造“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年6月,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成功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乘风逐梦,破浪前行赣州这块厚重的文化沃土正洋溢着时代的芬芳“江南宋城”旅游品牌持续叫响赣州,风雨宋城归!

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赣州市人民政府网、江西赣州文旅、章贡文旅、赣州城投、赣州华侨城、江南宋城历史文化研究院等

摄影:刘念海龙年海部分图源网络,涉侵删

编辑:宋亚丽校对:熊小勤

编审:谢东宸

推荐阅读★.20亿元,增长4.2%!赣州亮“家底”!★赣南的路不再十八弯!★赣南“接枪妹”的红色传承★吴忠琼在京走访国家部委和中央单位★瑞梅铁路今年开工!赣州这两县将结束无铁路历史!★倒春寒?赣州气温即将飙升至32℃!★捷报频传!赣深高铁江西段站房主体已全部建好!★全省重点招商项目最新公布!赣州占席,横跨多领域!声明: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jq/86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