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两年摄影路从小白到入门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小时候每次出去玩,我爸总是会拿着一个相机,跟在大部队后面不知道拍些啥,也许是我们的背影,也许是花鸟鱼虫什么的。他具体拍了些啥和用的啥相机我已经完全没有记忆了,但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曾经对他发了无数次火:“你能不能快点跟上来不要老是拖慢大家的节奏!拍拍拍有意思吗??”虽然那时候王境泽还不知道在哪个山卡拉,但是很显然长大的我跟他有某些异曲同工之妙。

1

初识与初心

在很多人眼里,相机是记录人生重要场合的一种方式。“我需要出席婚礼/运动会/社团活动/旅游,我要用相机记录。”我也不例外。最初相机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记录的工具---我需要他,我接触它。年10月,为了记录下高中三年最后一场校运会,我看中了家里的相机----一台EOS20D和一台D。很显然这些黑不拉几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眼中没啥区别。因为最初我仅仅是把相机当成一个像手机一样的工具看待,而脑海中未曾浮现过“摄影”二字,所以在高中最后的日子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大概是我真实的写照。我曾经抱着1/的快门在树荫下抱怨为啥拍的东西乌漆嘛黑,也曾奇怪为什么这照片拍出来比手机还难看;我曾经只识得对比度和饱和度然后造他就完了,也曾望着家里干燥箱里面各样的镜头和机身却分不清有啥区别。在高中最后的时间里,相机对我来说不过就是记录时间的工具,至于记录的效果如何,当时的我仅仅是佛系的认为,自己开心就好。毕竟嘛,藏在课桌抽屉里的相机和活在教学楼里的“摄影”,只有在步出校园后才真正向我展现了一个OVF(光学取景器)下极具魅力的大千世界。这个变化直到如今也在时刻提醒着我,敲击键盘速度的提升并不能拍出好的照片,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看外面的世界更能提升自己的审美体系。

2

从身边到远方

高考后,作为礼物我获得了一台二手的EOS80D。走出了校园围墙的我得以去记录一些全新的事物。

我带着这部机器去了很多地方,从广州到成都,从香港到北京;从年的东京铁塔到年的东京晴空树,这台不算轻便但结实可靠的黑不拉几的机器陪我记录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东京都浅草站EOS80D35mmf/1.61/60SISO

说起来我和年的同一天都分别独自登上了那两座东京的地标建筑,但是都遇上了不太好的雾霾天。

我在很多地方都喜欢带着它,有时候上课的小挎包里面都揣着。重是肯定重,当众在书和水平中间翻出相机以及在刚下课的校道边上架起脚架有时也颇为尴尬。但是最重要是,有相机在身边我就很心安。

因为我经常在路上会遇到不期而遇的风景,如果我的挎包里空空如也,那我可能会和身边朋友说上一句,

“如果带了相机就好了”

京都岚电EOS80D35mmf/1.41/SISO

也许这是我对摄影最浅薄的见解,就是我希望记录下我觉得值得记录的东西。对比最初的只是需要记录而记录,如今我开始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jq/48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