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

国人都知道宋词厉害,可是你知道宋朝对自来


看《清平乐》时,大家都很同情宋仁宗,作为皇帝,为了祈雨,不得不遣走亲爱的姑娘,连他刚刚宠幸的范姑娘都不能例外。

为了祈雨,皇帝也是拼了。

要知道,冬雪春雨,对于处在农耕时代的大宋来说,异常珍贵,那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宋之水,说说宋水的传奇。

宋水从何而来

宋朝的水,要仰赖自然。城市,往往依水而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河穿城而过,民居商铺,都分散在一河两岸。

如此布局,都是为了取汴河水方便。

宋朝,在城市治理上,颇有智慧。

他们修建了一个浩大的惠民工程。

他们在城中修渠,从金水河引活水,经天波门,绕过乾元门,过天街后,东转到太庙。

最后,这个水去了哪里?是到了城东,转入地下渠,流入了濠水。

这个水在城里转了一圈之后,又出了城。设计非常巧妙。

这不仅让皇宫用水方便,城里百姓,取水也很方便,就在家门口取水。

《红楼梦》中,贾宝玉要把落花抛进水中,认为这样不至于玷污了这些花。

林黛玉却认为,这些水在大观园内虽是干净的.出了贾府,水渠在街市绕行,谁知道会有什么污水泼向它们呢?

可见,清代也有这样的绕街水渠。

除了修渠,宋城人也开凿水井,供百姓取水。

据说庆历六年,京城就开凿有口水井。当然这是官方数字,还没有算上大量私井。

如果家在离渠又远,还没有井的地方,人们该如何解决吃水问题呢?

当然有办法!有人专门以卖水为职业。

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里,就写到汴京“其供人家打水者,各有地分坊巷”。

也就是说,卖水这种商业化的供水服务,划定了各自的服务区域。

几文钱一担的水,供需两旺,卖水者足以以此为生,买水者尽享用水之便利。

当然,如果家有劳力,又实在买不起水,那就自力更生好了。

网络上爆红的李子柒,她家的庭院,既精致又有野趣。尤其是院中的那架水,有一种此水仿佛天上来的感觉。

当李子柒洗她的瓜果蔬菜时,就立即让人想起了那幅作者已无考的五代时期的《浣月图》。

《浣月图》中,庭院的假山上,盘踞着一个龙形雕塑,龙口源源不断流出清水。一位女子,正像李子柒一样,正在使用这仿佛天赐之水。

五代之后的宋朝,当然有这种自来水。宋朝的自来水跟我们今天的一样吗?

可以说,水自来这个特性是一样的,但使用的管道材料,却完全不一样。

究竟是怎样的管道材料呢?这要从苏东坡说起。

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坎坷,他被贬到岭南惠州时,听说广州人饮用的都是咸苦水,容易引发疾病。

他便给好朋友广州知州王敏仲写信,建议把城外白云山的泉水,引到广州城里。

可是路途那么远,又不像现在可以用洒水车来运送,怎么办呢?

苏东坡提出,用大竹子,一根连着一根,用麻绳缠紧接头,并用漆涂封,直通到广州城里。

城里可修好大水池接水,然后再分五股,散流到城中各处。

收到苏东坡的信,王敏仲欣喜万分,立即就着手建造这个造福于民的供水系统。

苏东坡听说后也很高兴,他又给王敏仲提供了一个维护这个供水系统的办法,就是在每一根竹管上,钻一小眼,用来检查水流是否通畅,平时用小竹签堵上。

苏轼设计,王敏仲建造的这个供水系统,是不是就是现代自来水系统的雏形?

元朝发明家王桢,曾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叫作“连筒”的供水设置。是用大竹子引水到厨房,甚至浴室。

王祯虽是元朝人,但这种技术,其实是宋朝的技术。

宋时自来水,已经进了家门。

宋人用水之方便

水既然很方便地进了家门,宋朝人除了像今人一样用水来淘米洗菜之外,还用来做些什么呢?

《水浒传》中,街头小混混高逑,因一手好球技,混成了端王爷身边的红人。

过去的狐朋狗友去找他,他推脱说到翠仙楼相聚。

翠仙楼是干什么的?那是吃饭喝酒,大摆宴席的酒楼。

小混混们到底有没有吃上高逑的一顿饭暂且不说,宋人对酒的消费量,却是惊人的。

那是“天之美禄”,自然连宋朝的女子也喜欢小饮几杯。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就有许多写喝到微醺后小美好的词,流传至今。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种喝酒后的境界,感觉身体器官反而更加灵敏,连自己衣服上的微微熏香都闻着了。

宋人描绘歌妓苏小小当垆卖酒的太和楼,说其:“大槽昼夜声潺潺。千夫承糟万夫瓮,有酒如海糟如山。”

天哪,太和楼的酒,居然像海一般。

的确,根据记载,宋朝京城的酒店,用于酿酒的糯米,一年就要消耗掉30万石,那用于酿酒消耗掉的水,恐怕也是天文数字。

除了酿酒,宋人喜欢斗茶,当然也要烧水。

风雅的宋人,因喜欢饮茶,更是玩出了花样。他们对饮茶的热爱,催生出了一套很有趣的分茶技术。高明的茶师,可以在小小的茶碗中冲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

我们今天的咖啡奶茶调配出的有趣图案,说不好灵感就来源于此。

南宋画家刘松年,有《茗园赌市图》,描绘的,就是市井间几个茶贩正在斗茶的生动画面。

宋人爱饮茶,茶坊随处可见。

《东京梦华录》中说,汴京的朱雀门外,“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

而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说临安“处处各有茶坊”。

今人在宴席上,不会喝酒的人喜欢来点饮料。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宋朝就已经有饮料了。

《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家旅店的门前,摆着一个撑着大遮阳伞的小摊。这个小摊上,挂着一块上写“香饮子”的木牌。

“香饮子”是什么?原来就是饮料。

宋人已经会制作各种果汁、鲜花饮料。

什么干木瓜汤、荔枝汤、木犀汤、乌梅汤等。

人们先用盐腌花果,然后晒干碾成细粉,装入器皿密封储存。

来客时,取出若干冲泡成饮料,很像我们今天的乌梅粉。

宋人待客很讲究,一般是家中来了客人,先敬茶;送客时,再端上饮料。

当然,宋朝人夏季喝清凉饮料,冬季也会像今人一样,做热饮料。

像《梦粱录》里,就记载了宋时杭州城茶肆所卖饮料:冬天卖七宝擂茶、葱茶、盐豉汤等暖胃饮料;夏天卖雪泡梅花酒、缩脾饮等清凉饮料。

唐朝文豪白居易所写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放在宋人身上,人们围炉小聚,饮的可能是酒,也可能是茶,还可能是饮料。

宋人真是幸福,喝酒喝茶喝饮料,那叫一个畅快。

不过,无论是酒、是茶,还是饮料,总之都离不开水。宋人是亲水的。

亲水,就会好好用水,亲水,也会好好处理污水。

宋人用过的污水,到哪去了呢?

宋人用过的水,渴望奔回自己的源头

大宋的律法中,规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来制止破坏城市公共卫生的行为。

比如,禁止居民向外倾倒垃圾。

如果市民将粪土、瓦砾等抛入运河中,将被处以杖八十的刑罚。

如果主管城市卫生的官员袖手不管,则与犯法者同罪。

杖八十是什么概念呢?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为犯错,被父亲贾政打了二十多杖,以致一条命送了半条。

如果被杖八十的话,估计小命都会没了。

由此可见,宋朝认为污染水资源,那是重罪。

想想也是,往河里扔杂物,就是污染全城百姓的饮水之源。打八十杖活该,打得好!

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宋朝有严格的规定。这在《梦粱录》中就有记载。

城市居民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等,会由专人收集、运走。

像当时的杭州城,人口繁多,居民家就像解放前的上海一样,没有茅房,而是用马桶。

每天,都会有出粪人定时收集,运出城去。

看《长安十二时辰》,企图毁灭长安的火油即石油,居然是通过宽阔的下水道,运进了长安坊。

可见在唐朝,城市地下水道技术就非常成熟了。

宋时,人们当然继承了唐朝的这份遗产。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超大城市已然出现,人口规模达百万以上。

那时的城市,地下管道系统如何呢?会不会出现跟今天的一些城市一样,遭遇连阴雨,就发生“水漫金山”的情形呢?

还别说,今天的我们,还真有机会见识到宋代地下排水系统的生命力。

宋神宗时,水利专家刘彝,就主持修造了赣州城的地下暗渠。因为形状很像篆体的“福”“寿”两字,人们便命名其为“福寿沟”。

福寿沟历年来皆有维修,因此现在还在使用。

近些年,因为暴雨,许多城市发生了内涝。但是遭暴雨袭击的江西赣州,却“没有一辆汽车泡水”,其实就是福寿沟发挥了排洪的作用。

另外,像寿州、文安、潮州、荆州、台州等十多座古城,也有这样的地下沟渠,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

宋朝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京师的下水道:“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宽阔的下水道,竟然成了亡命徒们的栖身之地。连有才能的府尹都拿他们没办法。

当然,宋朝对这些城市下水道,都会定期安排工人疏通,以防止城市积水。

由此可见,宋人取水用水,处理污水,都充满着古人先贤的智慧,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朝气蓬勃的宋人生活。

以前有个话题,说如果可以穿越,你要穿越到什么时代?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选择了宋朝。柴叔想来,这不仅仅是宋词的魅力,还有宋人的精神生活,深深吸引着我们。

正如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是的,宋,那是五千年文化集大成之一代,继而又滋养了这黄土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grcyadian.com/schd/10745.html


当前时间: